第112章 踏雪寻梅(三合一)_1990:从鲍家街开始
笔趣阁 > 1990:从鲍家街开始 > 第112章 踏雪寻梅(三合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章 踏雪寻梅(三合一)

  1990:从鲍家街开始正文卷第112章踏雪寻梅周彦是想看看能不能再遇到贾静雯,不过一直走到中视大楼门口,也没有见到她。

  离开中视之后,周彦跟张有安没有回酒店,而是转头去了华视那边,周六他们要去录华视的一档“室外采访”节目。

  他们的那一档室外节目,名字叫《边走边谈》,主要内容就是主持人带着嘉宾在市区吃喝玩乐,边走边聊,有点类似早期的真人秀,不过总体比真人秀的内容简单很多。

  相对于《电影有约》,《边走边谈》的模式更加新颖,而且也更加复杂,因为室外录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,并不是制作组可以掌握的。

  他们之前的节目,周彦也看了几期,虽然节目形式比较新颖,不过成品的效果一般,这次周彦跟张有安他们也给节目组提了一些建议,今天过去正好对接一下。

  ……

  周六的下午,西门町这边热闹非凡。

  走在西宁街上,贾婧雯有些心不在焉,前天她去中视那边,本来是要去应聘一档儿童节目的主持人,节目组的导演对她印象也挺好的,但因为录制时间的问题,她现在非常纠结。

  录制时间跟她上课时间有冲突,而且不能调,她虽然成绩一般,但平时课堂上还是很乖很安静的,也想要好好把书读下去。

  而这个主持人的机会,她又不太想失去。

  “妞妞,一会儿我们先去买点吃的,还是先去唱片店?”跟贾静雯一起来的同学叶予安开口问她。

  自从贾静雯拍了那条爱之味妞妞甜八宝的广告之后,大家都习惯叫她妞妞了。

  贾静雯笑着说道,“我都行啊,你刚才不是说要去吃蚵仔煎么?”

  她了解叶予安,看起来叶予安好像是在问她意见一样,其实就是自己想去买点吃的。

  两人沿着西宁街往前走,到了路口,叶予安忽然指着叮咚剧院的方向,说道,“那里围了好多人唉,我们要不要去看看?”

  贾静雯朝着叮咚剧院的方向看去,剧院楼下确实围了不少路人,人群里面传来了一阵弹钢琴的声音。

  叮咚剧院楼下放了一架钢琴,偶尔有人去弹,也会引起路人的围观,毕竟是不用掏钱的免费节目,大家都喜欢看。

  贾静雯这会儿有心事,不太想往人多的地方钻,但是叶予安已经拉着她的手往叮咚剧院楼下走了。

  叶予安当然也知道贾静雯今天有心事,平时贾婧雯出来逛街,比她还要有活力。她们两个性格很像,都是那种活泼开朗,很爱聊天的类型,所以才会成为好朋友。

  工作和学习上的事情,叶予安知道自己给不了贾婧雯任何建议,只能带着她到处玩,到处吃,利用吃喝玩乐来调节一下心情。

  到了叮咚剧院楼下,钢琴声也越来越清晰。

  “弹的挺好听的。”

  叶予安笑了笑,又踮起脚尖往里面看,可惜她个子实在不高,看不到里面的情况。

  “妞妞,你来看,你比我高点。”

  贾婧雯翻了个白眼,“安安,我就比伱高一公分欸。”

  “也对哦。”

  叶予安笑了笑,又拉着贾婧雯的手往人群里面钻。

  “借过,借过。”

  “麻烦啦。”

  “小心脚哦。”

  两人终于钻到里面,见到弹钢琴的人之后,叶予安掩起嘴巴惊叹道,“好好看的男生。”

  贾婧雯也看向钢琴后面的男生,随即露出惊讶的表情。

  弹钢琴的这个男生她前天在中视见过,当时男生好像是跟洪晓峰导演在一起,她没赶上电梯的时候,两人还隔着电梯对视了一眼。

  事情就发生在两天前,而且当时很糗,所以贾婧雯印象特别深。当然,还有一点点原因,就是这个男生确实长得挺好看。

  看着认真弹钢琴的男生,贾静雯露出疑惑的表情,难道他是个钢琴家么?

  之前看到他跟洪晓峰导演走在一起,贾静雯还以为他是一个演员,因为洪晓峰最近在做一档跟电影有关的节目,跟演员接触很多。

  “妞妞,这首曲子你听过么,真好听。”

  “没有。”贾静雯摇头。

  安安说的没错,这首曲子很好听,虽然西门町很热闹,但是这首曲子却给人一种非常安逸、宁静的感觉。

 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,但是贾静雯觉得这首曲子就适合上课发呆的时候听……

  不过,还没等到贾静雯发起呆,琴声忽然一变,旋律变得诙谐且幽默,并且带着非常欢快的律动性。

  音乐变了,现场的气氛也变了。

  刚才大家说话的时候都是细声细语的,这会儿忽然变得活跃起来,贾婧雯注意到有不少人已经忍不住在打拍子了。

  “妞妞,这首曲子你听过么?”叶予安又问。

  贾静雯再次摇头,“也没有。”

  她知道,安安只是喜欢问问题,并不一定是要得到答案,不然的话,也不会问她这个问题,安安肯定也知道,她回答不上来的。

  那个男生一连弹了四首曲子,等到四首曲子弹完,男生双手合十向周围的观众们表示感谢,这也意味着演出结束了。

  见没有曲子听了,周围的人很快散去,对大部分人来说,这只不过是逛街时顺便凑的一场热闹而已。

  贾静雯本来也想走,却见叶予安竟然跑到了钢琴旁边。

  “这位同学,你的钢琴弹得很好哦,你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么?”

  贾静雯忍不住捂了捂脸,虽然很多人都说她比较大胆,但是她的大胆跟叶予安的大胆很不一样,而安安的大胆经常让她感觉不好意思。

  ……

  周彦弹完四首曲子之后,简单地收拾了一下,正准备让隐藏在附近的摄像过来的时候,忽然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。

  抬头一看,是个个子不高,微微有些胖的女生,看起来应该是个高中生。

  周彦笑了笑,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引来高中生的搭讪,就在他正要开口的时候,却看见女孩身后不远处站着的贾婧雯,当即愣了一下。

  前天他在中视大楼看了好一会儿,都没有找到贾婧雯的身影,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路上碰到了她。

  今天的贾婧雯上身穿了一件白色长袖衬衫,下身一件遮住脚踝的黑色长裙,跟那天的元气满满不同,今天她给人的感觉是个乖乖女高中生。

  见周彦不说话,叶予安又开口,“同学?”

  周彦将目光从贾婧雯身上收回来,看向眼前的微胖女孩子,笑道,“哦,我确实是音乐学院的学生。”

  见自己猜对了,叶予安露出得意的笑容,她能听出周彦的口音跟她很不一样,不过她并没有感觉到奇怪,台岛现在很多人都是这种标准的普通话。

  “你是哪个学院的?”叶予安问道。

  周彦笑了笑,没有回答,反而问她,“你们是高中生吧?”

  “你看我们……”

  叶予安正要往下说,旁边走过来两个男人,一个四十岁左右,另一个三十岁左右,后者还扛着一个摄像机。

  到了跟前,四十岁的那人笑着说道,“周导,这边结束了,我们去下一个拍摄点吧。”

  周彦点点头,站了起来,正要走的时候,他又朝不远处的贾婧雯说道,“姑娘,我是不是见过你?”

  贾婧雯原本在等着叶予安赶快回来,忽然听到这话,愣了一下,随后点点头,“应该是前天,我们见过。”

  “林导演,你稍等一下,我去跟她说两句话。”

  随后周彦就在叶予安吃惊的表情中,朝贾婧雯走去。

  到了贾婧雯面前,周彦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张名片,递给贾婧雯。

  “我是周彦,一个导演,方便留一个你的联系方式么?”

  贾静雯是个好苗子,关键是年纪小,好培养,所以周彦想趁着还在台岛把她联系方式要到。

  还没等贾婧雯说话,周彦已经把笔跟便签本递到贾婧雯的面前。

  周彦尽量让自己脸上的笑容显得让人安心。

  如果是其他情况,忽然一个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问她要联系方式,贾婧雯肯定是不会给的,但她前天才在中视大楼见到周彦跟洪晓峰导演走在一起,所以还是比较相信周彦的话。

  至于收到导演名片这事,她也经常遇到,当年她之所以会拍爱之味的广告,也是因为她的一个学长给她递名片。

  她接过笔和便签本,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电话号码,然后递还给周彦。

  拿到贾静雯的联系方式之后,周彦笑了笑,“贾婧雯同学,今天我还有节目要录,有时间再联系,还有这位同学,再见了。”

  说完之后,周彦就转头跟着节目组的导演走了。

  等到周彦走后,叶予安拿过贾静雯手里的名片,挤眉弄眼地问道,“妞妞,你跟他之前见过?”

  贾静雯点了点头,“嗯,前天我去中视面试的时候,见过他一面。”

  “只是见过一面么?”叶予安看着周彦的名片,“这名片上面除了名字和联系方式之外,什么信息都没有,而且还是简化字,他有可能是大陆人哦。”

  贾静雯笑道,“他是不是大陆人,跟我没关系啦。”

  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她还是把周彦的那张名片从叶予安手里拿了回去。

  “怎么没关系。”叶予安笑了起来,“他如果是大陆人,就代表你们不可能再往下发展哦,他肯定不会在台岛这边待太久的。”

  “安安,你想太多啦。”贾静雯翻了个白眼,“我们还是高中生,要以学业为重。”

  叶予安哈哈一笑,“你成绩很好么?”

  被叶予安揶揄,贾静雯也没生气,老老实实地承认,“是没有很好啦。”

  ……

  从叮咚剧院离开之后,周彦又跟着摄制组去了另外一个拍摄点。

  原本这期节目的编排,是让周彦跟着主持人一边走一边吃一边聊,跟其他期一样,没有任何花样。

  但是周彦觉得,这样太简单了,就提议他们设置几个有意思的环节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,就比如刚才在叮咚剧院楼下弹钢琴的那段,就是周彦提议设计的。

  下一个拍摄点,还有一个特别的桥段。

  就是周彦他们原本是在好好的逛街吃东西,但是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笛声,吹的是电影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里面的那首《颂莲》。

  周彦他们听到曲子,感觉很有缘分,就循着笛声走了过去,最后还跟吹笛子的人合奏了一曲。

  这种非常巧合的桥段,或许有人能猜到是设计好的,但其实大部分观众都会相信。

  事实证明,这个桥段确实不错,后期电视播出如何,暂时还不知道,但是现场的表演效果非常之好。

  导演林佑威还在现场给围观群众解释,他们原本是在附近拍节目,没想到正好碰到了吹笛子的这人,实在是巧合。

  而现场的观众,还真就相信这个解释,纷纷感慨实在太巧了。

  当然了,后期播出的时候,观众们是否相信,还是要看拍摄的手法如何。为了保证效果,周彦还会时常给林佑威他们提建议,告诉他们该怎么拍摄,用什么镜头,什么角度更容易取信观众,更容易带来戏曲冲突。

  等到当天的所有拍摄都完成之后,导演林佑威十分敬佩地跟周彦说,“周导,你果然不愧是拿了国际大奖的导演,连电视节目的拍摄你都懂。”

  “嗐,电视节目跟电影,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,但都是相通的嘛。”周彦笑道。

  林佑威十分认可地点头道,“确实,听了你的建议之后,我感觉电视节目拍起来竟然也有种拍电影的感觉了。”

  之前林佑威他们拍节目的时候,都是非常随性的,主要看行程的安排,主持人带着嘉宾边走边吃边聊,话题也主要靠主持人引导。

  拍摄的时候,争取多拍一点素材,方便后面剪节目的时候有更多素材可以选择,但是这样一来,节奏往往都很一般。

  而按照周彦的说法,拍电视节目,跟拍电影差不多,提前把所有脚本都写好,一遍拍不过,就拍两遍,镜头也不能像之前拍电视节目一样硬怼,要有镜头语言。

  一开始,林佑威是有点拒绝的,他觉得抓住采访者跟受访者之间真实的状态,效果会更好,但是试了一遍之后,他改变了之前的观点。

  事实上,真实的状态,大多数都是无聊的,反倒不如设计出来的脚本让人感觉有趣。

  而且设计出来的脚本,只要演得好,拍得好,给人的感觉甚至比真实的状态给人的感觉还要真实。

  比如吹奏笛子的那一段,为了让镜头更有真实感,采用了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方式,镜头不怼脸,而且还有些晃动,就连摄影师的喘息声都录了进去。

  给人的感觉,就是这场拍摄是临时加进去的,很匆忙,摄影师被打得措手不及。

  其实周彦给林佑威传授的这些东西,并不是他学到的拍电影的知识,而是他前世看过不少综艺节目后总结出来的。

  ……

  外景拍完之后,周彦没有回酒店,而是跟林佑威他们回了华视,还有一些演播室里面的片段需要拍。

  回到华视之后,因为演播室正在被其他节目组使用,所以周彦便在休息室等了一会儿。

  刚等没多久,张有安走了进来。

  见到张有安,周彦还以为是叫他去演播室,便起身笑道:“赶快拍完,赶快收工。”

  今天拍摄搞了大半天,他也挺累的。

  张有安笑道,“你这么急着收工啊。”

  “嗯,累啊。”周彦伸了个懒腰,随后又笑道:“我自己也是找罪受,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录完的节目,我提了几个意见之后,时间翻了好几倍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6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6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