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章 极致哀荣_大明开荒团
笔趣阁 > 大明开荒团 > 七十章 极致哀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七十章 极致哀荣

  这开荒团到底已经强大到了什么程度?万历帝想想是一头冷汗。品書網

  安南、后金,这可都是强国,这么弹指间灰飞烟灭了?这特么像做梦一样。

  戚继光那个混蛋死得早啊,真应该把他从棺材里拉出来看看,还一代战神呢,可把大明坑坏了。

  万历帝想起戚继光,气不打一处来。

  要说挽救了大明,让大明免于倭乱的,当然是戚继光居功至伟。可让大明经济滑坡,终于到了穷困潦倒地步的,也是这个戚继光。

  当年,戚继光在东南剿灭了倭寇,调到北方,对抗这些彪悍的异族。

  戚继光当时向朝廷献安国策:那是修长城。

  修长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想法,实际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了,秦的时候达到巅峰,明朝是最后疯狂了。对付北方游牧民族,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。多么矫健的骏马,在长城下也只能望城兴叹。

  戚继光献的不是什么妙招,也是一个笨方法,不过很好用。

  戚继光身体力行,从山海关开始,向着大海先修了一段长城,被称作老龙头。

  别说,从山海关到老龙头,真的是铜墙铁壁,后世满清直到入关,也未曾打下这段长城。

  可是修长城可太费钱了,大明的gdp一半以,都拿来填补到长城,连军饷都耽误了,更没有了军事训练经费。

  所以说晚明官兵疲弱,戚继光肯定是最大的罪魁祸首。

  戚继光本心当然是好的,可惜忘了计算修长城到底需要多少银两了。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,远不是大明的小农经济能承担得起的。

  万历帝可不是什么感恩的人,你戚继光赶跑倭寇,那是人臣本分,责无旁贷。可是你献策修长城,真的是个蠢主意,从此以后,大明再没有充足军饷,再没有可战之兵了。

  抚今思昔,万历帝怎能不对戚继光充满怨念?

  万历帝现在成了报纸控,天下大事,那些奏章得来的,更详细生动。

  他知道开荒团不仅是辽东李胜信这一路东征,从海也出动了一支偏师。据说是安南俘虏改编的仆从军,这十多万大军,登陆的是对马岛。对马岛是日本和朝鲜有争议的地盘,可现在实际控制人是日本。

  这危急关头,难道开荒团还有余力,要对日本下手?万历帝想想替李易捏把汗。

  在五国联军逼迫下,开荒团海和联军周旋,陆居然强势反击,这也太不把窝头当干粮了吧?估计是看出了所谓联军,虽然一时鼎盛,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。只要开荒团陆作战赢了,那么联军舰队是无本之木,土崩瓦解是个时间问题。

  万历帝算是看明白了:朝鲜和日本,是这次五国联军里的坐地户,跑了和尚跑不了庙,李易这是打算和这两个引狼入室的家伙算账啊。

  万历帝有些后怕:几个月前,朝鲜和日本也派人来邀请大明,希望和大明一起,组成六国联军,讨伐失道寡助的开荒团。亏得大明立场坚定,没趟这趟浑水。

  现在看看李易的气魄:同时对两个陆强国开战!不对不对,自己算错了,还有一个国家,叫做后金的,自己怎么忘了呢?不能因为人家国都没了,忘了人家。

  这后金想当年,把自己折腾的欲仙欲死,现在居然被李易一个部下,勒令取消国号,现在国都都丢了。而且那个什么李胜信,好像根本不是专门去打后金的,是打朝鲜需要从后金地盘过,闲着没事,行军途顺带着灭了后金。

  难道这李易真的疯狂到同时对三大陆地强国开战?

  不对不对,万历帝拍了拍自己脑袋。自己真是老了,有些脑袋不够用,李易是对四大陆强国作战,还有一个最强大的北蒙呢。

  万历帝现在每天都看报纸的战况分析,许多军事专家都在分析,李易的最强军队不是什么南路的李胜水,也不是什么北路的李胜信,而是北征蒙古的李胜义和李胜智。

  这支二十多万的大军,才是李易最核心战力。好钢用在刀刃,这支军队去远征蒙古了。

  万历帝每天看这支20多万人的大军音信皆无,和其他忧国忧民的人一样,也替李易有一份担心。

  按理开荒团也算他的敌人,李胜义、李胜智来个大败才好。可是万历帝也是愤青出身,主持过三大征的,平定了西南苗疆,西北蒙古的叛乱,出兵朝鲜,扼杀了日本人吞并大明的野心。对异族还真从没屈服过,从这一节,真没愧对祖宗。李胜义军团讨伐北蒙,也算是代表华民族出征的,他还是希望这支军队能打胜。

  有人担心这支军队会覆没在北蒙,万历帝觉得不可能。其实许多军事专家在报纸分析过:北蒙地盘太大了,大明大得多,三五个月,恐怕不要说打仗,是走还没走完这个国家呢。

  李易派李胜义军团劳师远袭,目的很显然是打算一劳永逸,彻底解决北蒙这个狗东西!

  提起北蒙,万历帝恨得牙根痒。

  不要说大明历代和北蒙作战的损失,仅仅是他这个时代,死在北蒙手的军队百姓,不知道有多少。真是血海深仇。但愿李胜义能代表国家,代表人民,代表华民族,干掉这个外患。那可国家幸甚,人民幸甚!

  这样算起来,李易现在在陆地是同时和四个国家开战!

  万历帝激动得在地直转圈:华民族真的站起来了!好!这些异族都该打!打死才解气!

  眼前看,李易是看不大明这个烂摊子的。他不用担心谋朝篡位。

  实际,自己当初曾经封了李易一个名号:“海外开荒使”。而且授权李易“大明域外,专司决断”,李易到今天可以说基本还是按他的赐封做的。

  这一次移民,李易几乎把大明的山贼、游侠一扫而光,都划拉进他的移民大军去了。这一下,大明立刻安静不少。没有李易在,这天下真不知几人称霸,几人称王。

  自己现在只操心李易一个,不用虑及其他,日子以前舒服多了。还是不要自己找麻烦。

  只是李胜石要葬在烈士陵园,这给万历帝带来很大烦恼。

  开荒团提前通知大明,那自然是因为李胜石是开荒团高级将领,他的葬礼肯定有军方将士出席,先明后不争,避免和大明有什么误会。

  可大明难心在李胜石的葬礼,大明应该表现出什么态度?

  李胜石是为华百姓开疆拓土战死的,毕竟李胜石占领庆尚道,是为了能顺利安全的向北方移民。民间肯定会有悼念活动,甚至以后也会经常有到陵园的悼念活动。如果大明朝廷麻木不仁,被百姓诟病那是一定的。

  如果大明随便派个官员去应个景也不行。

  按照外交对等原则,开荒团这次是凌云出面,凌云是开荒团政治部主任,虽然不掌兵,却掌握官兵的教育、考评、升迁等重要事项。属于开荒团军方排名最靠前的高级将领。那么,大明也应该有重量级的人物出现,才能掩住天下悠悠众口。

  思来想去,万历帝和大臣们最终商定:还是由大明礼部尚书何宗彦出面。何宗彦澡身浴德,正色立朝,淡于求名,拙于求利。口碑真不是一般的好。朝议让他去主持李胜石葬礼,他有些踌躇,因为这与礼制不合。

  礼部尚书当然要主持盛典,当然也包括葬礼。可那级别,必须是九卿以。李胜石按级别,最多是三品官,自己倒不是讲究面子,可是礼部本身是讲礼仪规矩的地方,这真的与规矩不合。

  不过既然是朝议定了,万历帝钦许,那自己得讨个说法。所以何宗彦直接问万历道:“万岁,以开荒团官制,李胜石品级太低,臣如果出面主持葬仪,万岁需追封李胜石一个名号,能合乎礼制的名号。”

  万历帝沉吟道:“李胜石参加过收复安南,从朝鲜庆尚道退兵的时候,还阵斩了朝鲜第一武将李梁,可谓虽败犹荣。尤其是国战而死,谥号‘忠武’,追封一品镇国将军。”

  礼部尚书李汝华出班启奏道:“万岁,追封一品镇国将军倒是无所谓,李胜石没有后人,口惠而实不至,我们大明不搭什么。可是这‘忠武’谥号不妥。从古至今,只有诸葛亮、岳飞几人得封。都是忠心辅国的重臣。李胜石第一官级低,有些拔得过高。第二他辅的国可不是我大明。臣以为万万不可,当换一名号。”

  古代的谥号是一种哀荣,也不是随意封赏的。要符合这个人一生言行,属于盖棺定论。李汝华身为吏部尚书,对这谥号自然敏感。立刻引起许多人附和。

  这时杨镐出班奏道:“万岁,臣以为陛下所封恰如其分。”

  自古奸臣都是能讨君主欢喜的,杨镐也不例外。万历帝见乱哄哄反对自己的,早已经不耐烦。自己这金口玉牙,怎么总不能说得算呢?现在杨镐的话深得他心。这是给他救场来了。

  万历帝道:“爱卿说说看。”

  杨镐道:“李易身负皇恩,分封的官员也是大明的官员。陛下追封自然合情合理。开荒团师长率兵两万有余,这样级别的军官第一次出现阵亡,恐怕不是特殊情况,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级别的高级将领出现阵亡,毕竟开荒团战力无与伦。既然如此,万岁收拢开荒团军心,这样谥号虽然过于尊崇,可也自无不可。”杨镐回看众人道:“杨镐以为陛下圣明,各位以为何?”

  本书来自

  本书来自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6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6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