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6、第七十六章_我爹是许仙
笔趣阁 > 我爹是许仙 > 76、第七十六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76、第七十六章

  圣上和赵扩来到院的时候,已经是十七日。两人着便衣从侧门而入,直接来到了公堂与龙门之间的明远楼上。明远楼为考官监察考生的地方,四周为考生应试的号舍,众位主副同考官都在这里。

  “臣等恭迎圣驾,圣上万岁。见过英国公。”主考官程端蒙看到圣上,摔诸位考官跪拜。

  “众卿平身!”圣上叫起。

  “这届考生怎么样?还顺利吗?”圣上在明远楼上往下俯瞰。

  程端蒙落后一步,陪在圣上身边,随时准备回答,其余众副主考,同主考皆在其后站立。只听程端蒙介绍道“回圣上,这届考生倒是有几个不错的,像是洙泗书院的张君,基础牢固,厚积薄发;衡阳石鼓书院的杨慎,四书文、五书文、五言八韵诗无一不是优秀;泰山徂徕书院的张续博览古今学识过人;江宁的郑烨,虽出身贫寒却苦学不辍;苏州茅山书院的孙复,和国子监的张之荣,太学的徐文生都是年少成名,能够给我大宋朝堂注入一鼓活力…”

  “程大人说的是你看到的还是听到的?”赵扩看程端蒙说的几个名字与自己和许仕林说的基本上都一样,只是奇怪的是每年的状元楼擂主都是状元的热门人选,这程端蒙却丝毫没有提起许仕林的意思。

  “微臣惭愧,这几个人中,有两三个见过面,其余的也都是道听途说…”程端蒙为人谨慎,听到赵扩的提问先摘除了自己。这几个名字,就算是现在不告诉圣上,过几天皇宫复命也是要提上一提的。如今朱熹开山立派,成端梦想作为他的大弟子,自然要为朱理学说注入血脉。这几个人都是亲近朱理学派,或者是中立者。而许仕林也是明显的反对派,程端蒙自然不会希望圣上能记得他的名字的。

  “爱卿说了这么多人,怎么没有提到弘文书院的许仕林?听说他九岁便过了乡试,今年十三岁就已经在状元楼打败今科的学子,成为状元楼最年轻的擂主?爱卿应该不会没有听说过此人吧?”圣上等了许久,没有听到程端蒙说出那个名字,便开口问道。

  “回圣上,微臣虽听闻,那许仕林天资聪颖,只是这只是弘文书院一家之言当不得真。虽说于诗词赋对上颇有些偏才,可这科举又不是仅仅考学生作诗的,他的真实才学还真不好说。且这许仕林有些恃才傲物,就算真是的学识渊博,恐怕也难堪大任。”程端蒙摇摇头说道。

  赵扩听了这句话想要出言讽刺,只是朱熹门生遍布,在儒生那里颇有名望,在赵扩羽翼未丰之前,不好正面照与之冲突,便闭着嘴不再说话。

  不过赵扩有顾忌,圣上却没有顾虑,笑着对许仕林说道“程爱卿看来对这个许仕林很有怨言啊!扩儿,咱们去瞧瞧这个恃才傲物的许仕林!程卿,带路吧!”

  “遵命!”程端蒙没有想到,自己已经说过许仕林不堪大任,还是没有打断圣上对许仕林的关注。只是可惜,许仕林的才学不是能够遮挡的住的。程端蒙年轻时也曾跟着朱熹游学,各个书院的夫子也结交一二,对于许仕林的情况,他其实很清楚,正因为清楚才有所忌惮。

  许仕林少年老成,思维敏捷,学富五车,又能够举一反三,虽然才十三岁,但是绝对可以在天下学子中拔得头筹。假以时日,绝对是能和朱熹同行的当代大儒,也许胜过朱熹也说不定。这样的苗子,必然要收归门下。所以,程端蒙不愿意许仕林现在就考中状元,越是少年成名,心性越是不坚。

  程端蒙原来准备压他一压,让他经历过沮丧,失落,绝望的时候,再伸出援手,介绍他拜朱熹为师。到时候,许仕林这个少年天才经历了各种苦难,对于朱熹这个给他生路的老师一定会感恩戴德,凭他的才学,定能把朱理学说发扬光大。

  只是可惜,程端蒙算到了一切,却算不到许仕林和赵扩有旧,许仙又正在给太上皇看诊,更有白素贞的身份,让许仕林有了多重筹码,在还没有考上状元之前,就在圣上那里挂了名号。

  程端蒙心下失望,但并非没有机会,虽然暂时没有办法让许仕林做自己的师弟,但是还可以慢慢的感化,只是顺风顺水之下,很难有所成效。

  程端蒙的心思圣上和赵扩都不知道也没有兴趣去猜测,前面有侍卫带路,祖孙两人带着一众考官巡视考场。

  一行人走过的时候,许多学子已经答完试卷,在做最后的检查。

  考场号舍一律南向成排,长的有近百间,短的也有五六十间,巷口门头大书字号,以千字文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…”排列。

  考生排位顺序以中举时间排位,首号皆为乡试解元。故,许仕林的舍号还算好找。许仕林是今科年龄最小的考生,又是前科解元,众位沿着主道走下去,在冬字一号舍便看到了许仕林。

  许仕林此时也已经作答完毕,虽然在号舍住了三天,但是精神还算不错,并不像其他学子一样邋遢萎靡。此时,他桌上的笔墨已经收起,仅有三张试卷铺在桌上,低头检查,一众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。

  圣上来到许仕林号舍前面,直接伸把他的试卷拿了起来,在手里观看。

  许仕林手下的试卷忽然被人拿起,连忙抬头看去,看到赵扩的身影,便不再着急。回过神来,才发现几位考官都在面前,起身表演系行礼,赵扩连忙摆手,示意他不要打扰到别的学子。

  圣上拿着许仕林的试卷,越看越激动,“好,好,真是好啊!哈哈,扩儿你看看这许仕林所言,立意清晰,言辞凿凿,辞藻华丽,但言之有物,并非夸夸其谈,阿谀奉承之辈。若是我大宋多谢这样的人才,我何愁国不兴隆啊!”

  赵扩接过圣上手里的试卷,这次乡试的策问是圣上所出,今天只是他并不知道,如今看到许仕林的文章,赵扩才明白,自己对他的了解还是太少。

  圣上所出的题目是“民为邦本,朝廷岂不知之,岂不恤之?但欲恤民,又欲赡军,何道可能两济?”这是朝廷拖欠军需,却又不想加赋于民而提出关于治国之策的一问。

  许仕林的对策先是说明了为何民为国之本,又阐述了赡军的必要性,最后才给出答案。列出几条切实可行的方法,若非策问规定了字数,应该是会有具体的实行步骤,这篇策问拿到朝堂上与百官商讨也是可行的。

  圣上对许仕林的策问评价很高,程端蒙也心生好奇,只是卷子在赵扩手里拿着,还没等他看完,收卷的锣声已经敲响,为了安全,圣上在众学子出贡院只前要先离开。

  赵扩把手里许仕林的试卷合起来交给程端蒙,便跟着圣上离开了,临走之前说道“程大人,民族大义与理学兴盛之间该怎么选就看程大人你的了!”说完话便离开了。

  程端蒙接到试卷的那一刻,便打开看了,直到看完,才明白圣上的心情,此时赵扩留下的话,让程端蒙感到手里的这份试卷仿佛有了千钧重。他知道,自己还是看错了,本来以为许仕林没有多少阅历,策问方面定是的弱项,一直把他当做未来的大儒,学者看待,急于让他把朱理发扬光大。

  此时他知道了,原来许仕林不仅仅是能做学问的,他的这份答卷无论是从文笔方向,理论方向,实用方向都堪称完美。程端蒙的脑中不时回想着老师朱熹的授课之恩,还有那年看到的哀鸿遍野,程端蒙拿着试卷想了许久,还是决定顺其自然。

  程端蒙把试卷递给号舍旁的士兵“封卷吧!”说完便带着人离开了。

  许仕林看着士兵把试卷密封好,才拿起自己的东西走出贡院。

  “哥!哥!”许仕林走出贡院,便听到许琼玖的声音,连忙往她那边走去。

  “玖儿…”许仕林打招呼。

  许琼玖接到人,拿过许仕林的东西,拉着他就往状元楼走去“哥,你怎么出来这么晚啊?是不是第三场很难啊?”许琼玖话刚问出口,还没等许仕林说话又开口道“没事,管他难不难,反正已经考试结束了,接下来就看那些考官的了。哥,我已经和小二的说了,让他帮忙烧了热水,炖了鸡汤,一会儿你回状元楼沐浴之后,喝点鸡汤就赶紧睡觉,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说!”

  “好!”许仕林看许琼玖把什么都安排好了,很舒心。

  许仕林到了状元楼便回了自己的房间,沐浴过后,喝了一碗汤便躺下休息了,这一觉便睡到了第二天。

  第二天,许仕林醒来,梳洗过后,便去许琼玖房间寻人,不过没找到,来到一楼,就看到许琼玖在一楼听说书,状元楼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说书人,许仙小青还有季晟都和许琼玖在一起。

  许仕林上前去想要问好,许琼玖连忙拉住了他,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。

  许仕林坐下之后,看到许仙专注的看着台上的说书人,眼中盈着泪水,小青也是笑中带泪。

  许仕林觉得奇怪,看两人状态不对,也不敢说话,静下心听了两段,猛的抬头看着许琼玖,看到许琼玖点了点头,才又平复一下心情接着听了下去。

  “时光冉冉,光阴似箭。不知不觉那白蛇已在山间修炼了一千七百多年,终于功德圆满,于二月十九日,观音大士诞辰这一天,在峨眉金顶求大士点化……”

  “那相公十八年来,仅和母亲姐姐两位女性接触,如今看到了白蛇化作的人形,倾国倾城,闭月羞花,自然心动。那白蛇也是看到一千多年前的救命恩人就是眼前这温文尔雅,眉清目秀的书生,自然也红鸾星动了。于是这郎有情妾有意,雨伞为媒,在贴身丫鬟青蛇的巧安排下,在这仇王府内结为了夫妇。这两人成亲之后如何。‘遇难成祥小牧童,姑苏城中遇贵人”预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
  “怎么没有了?”

  “继续讲下去啊?”

  “对啊,老刘头,接下来是什么啊?那小牧童出了什么事?”

  “贵人是谁?你怎么净吊人胃口啊?”

  ………状元楼一众客官听到一半,发现没有了,纷纷催着说书的老刘头继续下去。

  老刘头在台上一个劲儿的道歉,等到人都静下来了,才说道“实在对不起诸位,我也想继续讲下去,老汉说了一辈子书了,难得遇到这么好的本子,可是给我本子的人,每天只给我这一章,我这也编不下啊!”

  众人看老刘头实在是没有办法,才放过他。

  老刘头离开之后,许仙他们又坐了许久才起身回楼上房间。

  “爹…”许仕林疑惑道。

  “马上就要接你娘出塔了,到时候再大白天下,恐世人愚钝,提前让他们了解一下。其实玖儿早就有这个想法了,只是怕提前说出来了,梁相国会出手阻挠,便一直等着。如今你会试已经完毕,只等放榜之日。

  “梁相国手再长也伸不到贡院里面去替换你的试卷,三月一日,殿试过后,你就可以请旨了,还有这十几天,我和你娘的故事定会传遍大街小巷,到时候,全天下的人都会等着故事的结局!”许仙向许仕林解释着。

  “爹,您是说,今天状元楼所讲的内容全天下都知道了?”许仕林有些奇怪。

  “对,这个事儿我们求了英国公,只要绣衣纺开到的地方都会有这个故事的传播。”许仙点点头,证实许仕林的猜测。

  “仕林,接下来你要好好想想这份奏折该怎么写,能做的我们都做了,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!”小青看着许仕林鼓励道。

  “我儿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,为父这三年断断续续的在临安城救治了许多人,多为高官贵族,这些天,为父会一一拜访,请他们他日在金殿说项。”许仙担心许仕林压力大,便说道“还有《青囊经》上,华佗发明的麻沸散,为父经过不懈的努力,终于复原出来了,并且交给了英国公,他会帮我们送到圣前,也会为我们说项。”

  许仕林看许仙把什么都准备好了,心中很是愧疚。跪在许仙面前“爹,您这三年辛苦了!您与青姨还有玖儿一直为救娘出塔一事劳心劳力,只有孩儿,未力寸功。如今金殿请旨还要爹多方打点。”

  “仕林说的什么话,什么叫你未力寸功?救你娘出塔可是全靠你了!若不是你潜心苦读,科举出仕,我们这些人,谁能够有一天金殿请旨?我们做的只是让你的路走的更平稳些!最终的目的是我们同你娘能够早日阖家团圆!”许仙把许仕林拉起来,安慰道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话说,蠢作者要改名字了,《我爹是许仙》是不是更浅显易懂?

  接下来的剧情

  殿试,

  请旨,

  出塔,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6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6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